查看原文
其他

体育老师,要从“独善其身”迈向“兼济天下”

郑伟 动商研究中心 2019-08-31




要从“独善其身”迈向“兼济天下”


 近日 

网上有关电影《无问西东》的评价非常多,作为一个伪文青,我也去看了。那确实是一个让人万分景仰的年代,哀鸿遍野却又是鸿儒遍野,每个人都躬耕于自己的领域,散发着光和热,看后让人肃然起敬。


文 | 郑伟


同时,作为一个体育人,影片又给了我一些不同视角的冲击。



第一幕:是在西南联大那个大雨倾盆的白日,依旧坚持上体育课的马约翰老师和联大的学子们;



第二幕:是在空军招生现场,将军说的那句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内心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第三幕:是透过大林小林之口,告知联大的学子都自发的去了前线。

这些人

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体育,而是体育之于生命、之于国家兴亡、之于匹夫之责所散发出来的力量,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所以,这么多年也只有清华说到做到“无体育,不清华”,这是一种家国天下的传承 。



反观当下,体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淡化,不知何时,已成为调侃的对象,就像前不久的“扒铁门”事件,体育老师成为背锅侠一样,除了体育老师发声声讨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人去关注这件事所反映出来的当下体育教育出现的问题,没过几天便有人说体育老师小题大做!


这种漠然已经成为太平盛世之下人们的必然反应,就像不久前两名青年拒服兵役一样,因为人们对于体育和体育的精神已经淡忘,所以漠不关心。


难道非要等到乱世才会去醒悟?


当下体育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完成课堂教学,更要去唤醒人们对于体育和体育精神的认识,让人们喜欢体育,从骨子里去热爱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它。这就要求体育老师的“体育”,要从“独善其身”迈向“兼济天下”!



首先要让人们敢去玩体育

为什么说人们不敢去玩呢?


看了电影的都知道,在第二幕空军招生现场,大林是第一个去当众参加考核的,可是他没有成功,众人哄笑,就在这时,现场的几千名学子中,没有一个人敢再上去尝试,都害怕失败后被人笑话,所以才有了后来将军的那一番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内心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不同的时代但症结却是相同,人们都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害怕出丑,害怕被人笑话,所以干脆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拒绝,这样就不会给别人嘲笑自己的理由了。


要让人们敢去玩,体育老师就要想办法去淡化人们内心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偏执的定义,帮他们树立正确的得失观,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学会在每一次的失败中,学会更多的有价值的体育精神。



其次要让人们想去玩体育

学校体育改革政策的执行效果其实在小学是最好的,因为小学没有升学压力,体育是一门“正常”的课程,孩子喜欢玩,家长不反对,老师随便教(不用跟着考试项目走)。


可越往上,越重视(政策中),反而效果越差。因为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下,校领导不想让学生玩体育,家长更不想让孩子去玩体育,所以只能是“学体育”,各种机械重复,没有动力的去学,久而久之,学生自己都不想接触体育了,甚至是谈之色变。


这里的要让人们想去玩体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想去玩,更重要的是要让家长、让校领导、让社会各阶层人士想去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校体育不再处于一个政策中很重要,社会认知很一般的尴尬怪圈之中。



最后要让体育精神得以传承

什么是体育精神?


百度上将其定义为: 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节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


这是书面上的话语,如果考试,我们可以这样回答。


可将其折射到现实当中,又会是怎样的体现?


是“万里长征”永不言弃的精神、是“小球转动大球”的外交精神、是“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民族崛起精神,同时它也是跌倒时对手的友谊之手、失败时队友的鼓励之情等等。



这种精神,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人人都淡漠体育的时代,体育老师更要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去唤醒那些淡漠的人。


面对当下的体育环境,体育老师上一堂体育课容易,几十分钟的事儿,可是要改变人们对体育的偏见,则需要更多的人花更多的心思去共同努力。


推荐阅读:

开学第一课,用“女排精神” 唤醒学生的“洪荒之力!”

【我是体育教师】 清华大学彭建敏:用激情点燃学生心中的那团火

杨双燕教授:体育教师,为什么都起早贪黑?

体育老师,不仅是“教书匠!”——南师大 公共体育教学成果展示追记

开学第一课,用“女排精神” 唤醒学生的“洪荒之力!”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编辑 | 刘晓丽

图片来源 | 网络

dongshangyj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